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后被美食淹没完结+番外_279





  余慎之也是焦头烂额,他的手里是有差不多几百来万美金的,但都在股市里套着,华国国内得到的好政策基本上是靠着那些唬来的。

  几百万的美金换成华夏币也不过一千来万,人家乐意带着他一起买地做房地产投资是看中了他的外汇,余慎之嘴巴也是厉害,唬了一年也还能稳住不露馅儿。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钱是不能动的。他舍不得。钱一天在股市就能为他赚着一天的钱,但拿出来就赚少了。

  能空手套白狼为什么要真付出呢?

  余慎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前一个月都还好好的,这一个月合作方突然就开始步步紧逼了起来。余慎之不得不一边抛售掉还能挣钱的股票来应急,一边还要花钱请律师理线索准备打官司。

  石逢春和杜玉芳打起来这件事就跟个导火索似的直接点炸了余慎之这个炸药桶。

  必须要快了。

  余慎之心里的烦躁越发烧得他燥热,趁着一股火,他快刀斩乱麻地收拾掉了手上的一堆杂物。

  时尉听完路飞帆的通风报信,心里知道,机会来了。

  时尉立刻打电话回去让陈经理把资料整理好,只等他的命令一到,就把材料全部寄出去。

  陈经理是退伍的老兵,学历挺高身手又好,新市建设那边,时尉是让他带人去跟踪的。棚户区拆迁的事情才过去不久,陈经理又是侦察兵出身,找到了很多石逢春和他家侄子恶意压低补偿款抬高房价的证据。

  提前准备好的通稿登报,时尉早起拿报纸的时候,顺便还拿到了一份从律师事务所寄来的信。

  “还真是快。”

  不用拆开都知道,这是余慎之寄来的。

  时尉回屋,和路远之吃完了早饭掐着点就把电话给打回国了:“老陈,把东西寄出去吧。”

  材料时尉一共准备了三份,一份往纪委那送,一份往中央送,另一份含糊一些的则是往中央台寄。

  这份材料用的是时尉和路远之两人的名字,算得上是实名举报。很多事情,涉及到实名举报就相当于撕破脸皮要严肃对待的了。

  时尉和路远之和石逢春石家差不多是心知肚明的水火不容,再来个实名举报也没什么了。

  就会要让时爸爸时妈妈和时纺小心一点。

  时尉直接让陈经理带着人去了时家,又给提前报警给他们那的警察通了气,以防有人上门打击报复。对时爸爸和时妈妈的说辞也很严重,说是已经开始工作了,现在就是抓贪官的关键期。时爸爸和时妈妈一听这个就紧张严肃起来,比时尉更谨慎地对待。

  一是对儿子的工作骄傲得不行必须要支持,而是评书里的情节真发生在自家人身上了,少不了紧张激动的。

  第160章

  时尉掌握的证据很足,但那边就算受理了也要核查,需要时间,不可能马上就把人带走。

  能不能判死刑判无期时尉都不在乎,只要让石逢春让石家陷进那个泥潭就可以了。而且查案子嘛,往往都是扯出萝卜带出泥,越扯越多越查越乱。

  所以只要以石逢春作为突破口就可以了。石家有关系有门路,路家也有关系。只要路老爷子还在一天,就有机会可以牵制石家。

  路远之想得很透,想要完全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他只要相对公平就可以了。不栽赃诬陷,对方也不要想凭着特权只当一切无恙就可以了。

  时尉是有一定把握才把这事捅出去的。一来石逢春犯法,二来石家不少人贪污滥用职权,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石家的这个做派破坏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基调。

  改革、开放搞建设,为的不就是民众吗?想从中捞点好处,不影响大局,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石逢春和他侄子这已经不是捞点好处的程度,是自己踩在别人的尸体上拿肉换钱了。

  另外,石逢春的走私渠道时尉也不准备放过。

  走私这种事情是要人脉要关系要打点的。仅凭石逢春,嘴巴再会说也不可能有一天几万的进账。

  一窝端的话,石家成年的那些人,说不好就能全部进去了。

  时尉不是没想过把石逢春走私的事捅出去,但石逢春缺点千万条,能走到这靠得就是嘴巴牢靠。时尉手里没有专业人员,更做不到把员工当炮灰往外送,试了好些次也只得到一些粗浅的消息。

  但这一次,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几亿的东西,石逢春一定不会甘心。

  只要他敢下手,就一定有破绽。

  燕大课程的平时分基本占了百分之三十,时尉和路远之是努力把期中和期末赶上了,但零分的平时分让他们的排名掉到了最后几名。不过时尉和路远之都松了一口气,虽然是倒数了,但好歹都没挂科。

  “远之,我大概过几天就能回来,你记好了,在家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也不要随便跟人出去,认识不认识的都不可以,知道吗?”时尉推着行李箱不放心地叮嘱道。